市生态环境局:为市场主体绿色发展提供“阳光雨露”
市生态环境局直属机关党委
立意: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首要政治任务、重要中心工作来落实,组织开展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从我做起”主题党日活动,帮助企业全力打通难点、疏通堵点、解决痛点、查找盲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的服务。
做法: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局7个重点业务科室党员干部成立联企帮扶工作组,对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以及现场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明确专人及时梳理汇总,并第一时间与企业老板、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核实,把困难问题找准找实,把困难问题出现的根源厘清理顺,确保有的放矢加强帮扶。经过3轮的反复梳理核实,对全市10家帮扶企业建立了24个问题清单。
二是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建立执法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免罚清单“三清单”制度。目前已有7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一定期限内免予现场检查。2月,安乡一农牧公司转运养殖污水时软管脱节,污水泄漏至周边坑塘和农用沟渠。该公司立即回收处理污染水体,未对环境造成危害。市生态环境局支队支部立即选派2名党员执法骨干前往该农牧公司,重点解读《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守法意识。后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经集体审议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并对其批评教育。
三是开展“送法入企”活动。6月23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部党员前往西洞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书记赵晋弘带队,对园区内的5家排污许可管理重点单位开展“体检式”监督帮扶,对企业的排污许可、自行监测、危险废物管理、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等进行现场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将问题归类分析,点明企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提升方向。之后,支部书记赵晋弘为西洞庭园区的15家企业上了一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体现环境执法的作为和担当”主题党课,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与服务并重意识。
成效
一是获得上级肯定性批示。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被生态环境部确定的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试点单位,率先推进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副司长汪键指出,积极探索排污许可管理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对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常德市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是柔性执法成效显著。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非现场监管模式,目前,全市已有226家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省市平台联网。和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环保现场执法监测频次减少30%。已累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6起,减轻处罚案件5起。与去年同期对比,案件办理数、处罚金额大幅下降,仅处罚60起、罚款308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0%、81.2%。
三是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今年上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十个党支部结合环保业务职能均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认可度,展示了环保铁军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