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护航 服务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第二、五党支部
立意: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发挥党建的“红色引擎”作用,探索党建与优化营商环境最佳结合点,和驻扎在我市的外资企业达门造船厂“结对共建”,开展“水上护航 服务企业”主题党日活动,以此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助企暖企,提升交通行业服务水平,为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交通力量。
做法:
1.精心谋划,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随着经济复苏,达门船舶出厂量大幅增加,其中大中型全回转拖轮吃水很深,在浅水区必须使用浮船坞来运输,超长超宽船坞从常德港出发由沅江进洞庭湖入长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流险滩,急需专业的引航护航支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支队长彭艳芳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亲自部署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在听取各党支部意见建议后,决定由地方海事执法大队、水运与港航执法大队两个水上执法大队所在的第二、第五党支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挑选航行经验丰富、业务熟练且身体素质良好的老党员和年福力强的青年党员,组成了以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带头参与的党员护航先锋队,为达门船舶厂提供专业护航并为船员门讲解水上法律法规知识。
2.以点带面,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3月18日,第二、第五支部组织的党员护航先锋队,开始护航志愿活动,护航任务从常德港到岳阳港,要经过两个采区、五个桥区和一个险滩区,历时约三天两夜,路程远、时间长、任务险。护航船舶是执法巡逻艇,船上没有床铺、没有厨房、没有淋浴间、没有娱乐,甚至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党员们自带茶水打地铺,历经虾子沟、茶盘洲险滩等危险航段时还需绷紧神经、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放松警惕,直到护航到岳阳港时才能放松。在240余公里的航程中,党员干部不仅一丝不苟开展护航任务,还向船员们宣传党和国家政策、讲解水上法律法规,和船员们进行业务交流,搜集船员门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意见建议,把业务知识融入到党建活动中去。一同参与护航任务的还有湖南常德安凯物流船务有限公司员工,其中大部分具有驾驶、轮机一类资质,经验丰富、技能过硬。借助护航活动,第二、第五党支部进一步将学习阵地进行了拓展延伸,沿途开展“业务+”学习,进一步增强本领、积累经验。
3.结对共建,建立长效护航机制。支队党委明确了专人与达门造船厂对接服务,每月主动联系掌握企业生产进展情况,了解船舶交货日期。第二、五党支部根据企业的护航需求,结合航道水位水情、未来天气预报以及各地海事、航道通告信息,与企业共同研究护航方案,安排党员先锋队护航,最大程度确保航行安全。通过多次护航,支队与企业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建立了长效保障机制为企业提供服务。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敢于吃苦,勇于冲锋的精神,认真负责执行护航任务。
成效:
1.注入党员队伍新动力。本着“对照标准、争做表率、营造氛围”的原则,成立党员护航先锋队,开展服务企业办实事,大大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了广大党员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2.树立交通执法新形象。以党建为引领,狠抓队伍形象建设,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服务理念;注重“内外兼修”建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大力推行优质服务,树立了交通执法新形象。
3.助力结对企业新发展。党员干部、执法人员在为达门船厂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达门船舶在常德的成长: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59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75亿元,在世界特定船舶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从2004年第一批船舶出厂至今,常德交通海事执法部门为其护航85次,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