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15:21:56

聚焦“三送” 保障粮食安全——常德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从我做起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2-08-19 信息来源: 【字体: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第三党支部

  

一、立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市农业农村局第三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送粮食生产相关政策、技术、服务的“三送”举措,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化党员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保障全市粮食安全。

二、做法

       送政策惠及农户。第三党支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及志愿服务活动,主动靠前作为,采取线上“微信群”“湘农科教云平台”,线下深入农户走访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将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清晰、准确、及时送达至农户,帮助农户吃透政策精神,知晓政策内容、申请条件、操作路径、办理方法等,确保农户对惠农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持续关注农户在享受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诉求,开展个性化、个案化帮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打通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支部于3月7日和5月26日分别在汉寿县紫阳冲村和竹山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专家现场答疑解惑,解读惠农政策,发放惠农手册、宣传彩页5000余份。今年,财政计划整合投入粮食生产资金超3.2亿元,同比增加19.9%。全市455家农机合作社、7万余(套)农机全部投入粮食生产,各地对购买插秧机最高给予5万元地方追加补贴,对机插机抛秧作业每亩补贴50元以上。

       送技术助力农户。第三党支部积极挖掘科室职能特点,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农业主推技术遴选,针对地域特点发布省级农业主推技术11项,县级主推技术100余项;实施“千名”工程,组织1000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优质粮。第三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专家对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开展植物检疫、种子质量检验等技术支持,今年以来,共服务企业20余家,服务生产基地2000余亩。

       送服务方便农户。第三党支部所辖农机管理科大力开展机插机抛秧服务,2022年全市完成水稻机插机抛秧服务面积36万亩,推广新机具3227台(套)。支部所辖相关科室先后出动检查人员,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方便经营主体种子经营销售,推行“种业通APP”,推行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让经营主体不出门便可通过网上办理品种备案。

 三、成效

       农资环境更加安全。定期开展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了“农业牵头、部门参与,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社会监督”的农资打假长效机制,查办了一批农资案件,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近年来未发生一起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农户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为全市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粮食生产更加稳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三级联片”“四级办点”党政示范模式。出台《稳定粮食生产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举措,严防耕地“非粮化”。全面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资金、管护责任,确保高标准农田持久发挥作用,稳步提高粮食产能。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每亩可降低种粮成本30元以上,种粮大户稳定在2.6万户以上,家庭农场达1.1万家。全市9个区县市有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国家粮食生产大县,粮食面积、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稳产增产工作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及央视全国推介,我市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区域公用品牌“常德香米”2018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服务意识得到强化。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三下乡”、“送解优”等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了爱农护农的责任感,坚定了服务农企、服务农民的信心和决心,强化了提升自我、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