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创建模范机关——转化学习成果 交好“四篇答卷”
(通讯员 梁凌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常德市司法局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积极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交好“四篇答卷”,用实际行动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交好“法援惠民”答卷
“全省通办”第一案——群众在石门向津市市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无阻碍制,群众在我市范围内可就近选择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经申请地法律援助机构预审通过后,可直接为其网上办理异地转办,并代寄相关申请材料,有效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该措施推出后,群众办事时限缩短50%以上,节省交通、食宿等办事费用支出3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降低了办事成本。
交好“减证便民”答卷
牵头组织市直单位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形成了市本级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现有40余项),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该措施推出后,“你爸是你爸”等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和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告知承诺制
交好“矫治利民”答卷
以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治为切入点,针对普通学校管不好、家庭家长管不了的“心病”,积极开展以“两送一征求,为民纾困忧” 为主题的“送法送教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赠发青少年法治教育资料,讲亲职教育专业课,手把手指导互动,有效帮助家长厘清了教育思想和掌握了教育技巧,受到了当地师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在西湖管理区一中、汉寿县詹乐贫中学开展活动时,收到反馈意见125件,均受到一致好评。
市新安学校副校长王斌在詹乐贫中学为家长讲亲职教育专业课
交好“服务为民”答卷
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整治法律服务行业顽瘴痼疾的同时,出台了《常德市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十项便民措施》(常司发〔2021〕11号),指导督促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进一步优化提升“法治体检”“只跑一次”“上门办件”“绿色通道”“温馨邮寄”等服务,全力打通为民办实事“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提供三十项便民服务1200余人次,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20余万元,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律援助律师接待群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