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模为引领 推动基层治理——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创模纪实
(通讯员 薛鑫)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现有农工128人,家属约600人。长期以来,围绕退休待遇、社保、子女耕地等一系列问题,频频上访,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院内正常工作开展。为了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好地解决农工相关诉求,打造“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党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增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成立农工工作小组,设立农工办,引导农工参与工作,凝聚合力解决实际问题,让农工有了更多获得感、归属感。
农工座谈会
一是成立农工管理组织。2020年5月抽调专干成立了农工管理办公室,专职负责解决农工管理问题,包括及时探视住院农工、及时搞好节日慰问、及时上门搞好生日祝福、及时调解相关矛盾等。结合社区共建,在农工集中居住的3栋宿舍楼,推选了3名农工代表作为楼栋长,负责农工管理相关日常工作和楼栋保洁工作。
慰问家庭困难农工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对干部职工,院党委要求把农工作为农科院的一份子,真诚对待。在请工用工时,优先困难农工,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热情接待;对农工群体,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农科院发展好了,农工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理念,多角度宣传政策、法律法规,避免盲目上访。特别是企业社保农工反映退休待遇低的问题,通过宣传和一系列工作,他们普遍意识到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解决。
整治农工居住区环境
三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农工家属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也没有村级组织管理。6月以来,结合文明创建等工作,在家属区先后开展了搬家式大扫除,安装了路灯、疏通了排污沟渠,为每户添置了分类垃圾桶,安排了专人清理,基本解决了家属区脏乱差难题。多数农工反映:“家属区环境卫生好了、路灯亮了、出行也方便了”。此外,院党委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农工代表座谈会,集中收集问题、反馈信息,先后解决了三大传统节日慰问、重阳节活动、大病救助、独生子女费用发放、农工退休手续办理、老旧小区改造申请等现实问题,获得了农工群体的认可,改变了过去农工群体与农科院对立的状况。
结对干部与农工交流
四是加强对口帮扶。今年9月制定了《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困难农工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成立帮扶解困领导小组,由各党支部牵头,每月定期安排党员干部开展入户和帮扶工作。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根据需求,先后为困难农工提供了轮椅、药品、粮油产品等物资,帮助他们落实了政策范围内相关优惠政策,目前上门走访每位农工及家属都是笑脸相迎,说话也和和气气,反映问题时也能坐下来好好说了。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农工群体今年没有出现集体上访情况,大家明显意识到自己是农科院的一份子,积极配合、支持院党委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