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党员“三感” 守护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4-07-22 信息来源: 【字体:

       (通讯员 张明军)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组织系统的严密性与党员队伍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必须不断巩固提升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身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对此更是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认识。

       第一,要增强党员的荣誉自豪感。荣誉感是激发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动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中,无论是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在职党员,还是曾经为环保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如今已退休的党员,都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每当看到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蓝天增多了、河流变清了、大地更绿了,那份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的荣誉感便油然而生。党组织应通过宣传优秀党员事迹、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让党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于退休党员,也要充分肯定他们曾经的付出与贡献,时常邀请他们分享过往经验与故事,使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都能从内心深处珍惜自己的党员身份,为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而感到光荣自豪。

       第二,要增强党员的责任使命感。党员的使命感是党员前进的方向标和动力源。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征程中,在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投身到环保工作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退休党员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向身边群众宣传环保理念和知识,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等。党组织要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党员明白自己所从事的环保工作,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激发党员的使命感,让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要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归属感是党员的心灵家园和精神支柱。一个有温度、有凝聚力的党组织,能够让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从而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在生态环境工作中,党组织要关心关爱党员干部,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如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交流研讨等,增强在职党员之间以及在职党员与退休党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团结和谐的党内氛围。让党员在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党员愿意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环保工作人员中的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职或是退休,都要在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自觉践行不忘初心的使命,不断增强荣誉感、使命感、归属感,提振干事创业的信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