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力”增强机关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 王超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为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推进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以党的意志统一党员的意志,以党的部署统一党员的行动,增强机关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
坚定政治定力,增强荣誉感。切实提升党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常德大计,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以党的光辉历程凝聚人。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的光辉历程,全面认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取得的丰功伟绩,增强党员的身份认同、理论认同、信念认同。以党的伟大理论感召人。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党员干部理论小组、党支部日常学习、“学习强国”为载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学习新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中形成浓厚氛围,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以党的先进模范激励人。以党的优秀干部为标杆和榜样,组织学习周恩来、林伯渠、王尔琢、焦裕禄、袁隆平、廖俊波、雷锋等一大批党的先进模范事迹,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树立身边榜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归属感。队伍要有活力,既需要严管,也需要厚爱;既需要制度,也需要自觉,做到刚柔相济、兼容并蓄。向支部设置要活力。搭建年轻化、战斗力强的党支部班子,选拔年富力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年轻科长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党员搭配综合考虑党员层次、年龄结构、男女比例,促进不同委室、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之间的交流互鉴。向党建平台要活力。高质量建设党建会议室、党建展示墙、党员阅览室、机关荣誉室,为党员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坚实平台。在常德人大网、《常德人大》刊物开辟党建专栏,以党员志愿服务、“榜样”节目访谈、教育培训全覆盖的形式,激发党员精气神,引导党员履职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向慰问帮扶要活力。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举措,为党员排忧解难,关心关爱生活困难党员,切实让党员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党员有家的归属感。
培养干事动力,增强使命感。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让组织生活更有仪式感。在党建活动中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化被动落实为主动出击,在严格执行中善于创新执行。坚持完善入党宣誓、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到实处。让党建业务融合更有立体感。立足人大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坚持“党建+”思路,注重激发党支部和党员的主体作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再出发、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再提升、清廉机关建设再突破,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比学赶超,出新出彩,在机关打造“一个支部一个品牌”。让党建工作更有获得感。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树立抓党建、重实干的鲜明导向,有计划的安排党务干部同行政、业务干部之间交流,推动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推荐提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