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符志勇:用真情和实干诠释第一书记职责
他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总支第一书记
两年来,他严格遵守市委、市政府驻村帮扶工作的相关规定
勤思善谋,积极履责,圆满完成了木子树村脱贫攻坚的阶段性任务
先后被省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湖南好人”
被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评为“最美扶贫人物”和“最佳帮扶干部”
《榜样》栏目邀您收听,常德市统计局服务业科科长
汉寿县岩汪湖镇木子树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总支第一书记符志勇的故事---《用真情和实干诠释第一书记职责》
2016年初,当新年的精准扶贫号角在沅澧大地吹响时,有着农村经历和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符志勇被列入驻村扶贫队长“第一人选”。市统计局党组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时,他二话没说,一句“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便承担了为期三年的驻村帮扶任务。
善做脱贫摘帽的谋划者
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就是要摸清贫困村的底子,找准脱贫摘帽的路子。“作为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均较优越的木子树为什么会成为贫困村”、“为什么经过多轮帮扶木子树还不能成功摘帽”?带着这两个问题,符志勇静下心来,查阅该村历年资料,走遍全村的田间地头,走访所有贫困户和党员.他才发现木子树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四无村”,村里无集体经济、村民无增收门路、基础设施无保障、基层组织无战斗力,全面脱贫决非一日之功。在全面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符志勇开始深深的思考:“木子树要脱贫,重点在产业,关键在项目,核心在班子。”
勇做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面对木子树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三大攻坚难点,符志勇和工作队的同志没有推诿和退缩,也没有指手画脚当“甩手官”,而是以生力军的角色冲在一线。
为从根本上改变木子树村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符志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落户,为此,他找遍了市、县所有的相关单位,两年多来,全村共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多万元,相继开工了水利、交通、供电、环卫、信息网络、村级服务平台等2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为确保贫困户都能如期脱贫,符志勇将扶贫产业发展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利用春节本村籍企业家回乡之际,逐个上门拜访、寻求合作。为引进稻虾混养产业,符志勇走遍了全市大部分的稻虾混养基地;为发展家禽养殖业,符志勇在考察大量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逐户上门做工作,落实养殖户。目前,金健米业优质稻、虎迪玩具公司、光伏发电站、稻虾混养基地、小额扶贫贷款入股分红、家庭家禽养殖6大扶贫产业均已实施,并取得了经济效益。
针对木子树村党风、民风不纯的局面,符志勇与镇党委紧密配合,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党风整治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紧扣“以党建促扶贫、以党建保障脱贫”,在全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抓党风优化民风,以党建促治乱;抓党员服务脱贫,以党建促治穷;抓班子引领攻坚,以党建促治弱”的“三抓三促”活动。为弘扬正气,在全村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树正气、压歪风”系列活动。在一次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村里有位104岁的“百岁老人”李春香,儿子柳本务、儿媳史芙蓉虽都已年近古稀,而且家庭贫困,但一家子对百岁老人仍然照顾有加,在邻里传为佳话。于是他当即决定召开村里骨干会,号召全体村民学习“孝亲敬老”典型,弘扬传统美德。
甘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符志勇认为,第一书记的根本职责就是要成为党委、政府联系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驻村期间,他深刻体会第一书记这一根本职责,做到了以贫困村为家,以贫困户为友,以真挚的情感开展驻村帮扶。
2017年10月3日凌晨,贫困户余仁爱突发疾病,接到电话后,符志勇当即开车赶到他家,将他 送到医院救治,帮助办理入院手续,筹措住院费用。
贫困户饶某之子刑满释放后在外无所事事,符志勇多方联系,将他劝导回家,并筹措资金送其到驾校考取了驾驶证,学成后,又帮助他实现了就业。
贫困户胡小红母亲常年卧病不起,儿子不幸患上了脑瘤,高昂的医疗费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2016年,胡小红的父亲被查出得了癌症,需要一笔治疗费。胡小红平时在市里打零工赚钱,每月收入只能刚好糊口,家里实在拿不出多的钱了。符志勇了解情况后赶紧筹措了5000元钱。胡小红回忆起这件事情,感慨万千,当自己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是帮扶队的干部们带来了希望。
市委驻木子树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杜玉是2016年与符志勇一同进村的工作队的同事,他认为,符志勇真心的付出,得到了全村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目前,全村贫困户都把工作队的同志比作比儿女还孝、比亲人更亲、比朋友还真的贴心人。
争做作风建设的排头兵
2016年接受驻村任务时,妻子极力挽留他,女儿也担心:“爸爸有胃病,一个人在村里不晓得吃不吃得惯、住不住得好……”。面对妻子女儿的挽留,符志勇虽心有不舍,但却毅然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村把我养大,现在组织安排我去扶贫,我怎么能辜负组织、辜负父老乡亲啊!”
驻村两年多来,符志勇主动放弃了大部分节假日,全心全意扎根扶贫一线,每年驻村时间均在260天以上。防汛期间,符志勇与广大村民一起奋战在防汛驻守堤段,曾37天未休息;2017年下半年,因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他也连续三个半月没回过家;驻村期间,即使胃溃疡发作和入户骑摩托车摔伤,也未请过一天假。如今,通过符志勇两年多来的努力,村里的村风开始转变,村貌开始换颜,以真情扶真贫,以实干精神,拔除导致村里贫困的“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