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性修养要抓“大”亦要抓“小”
(通讯员 陈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党性修养必然伴随每名共产党员的一生,这一路必定要去私欲、炼党性,要“行大道”“明大德”“担大任”“谋大同”,也要抓好“小事”“小节”,切实做到小欲不可纵,小利不可贪,小事不可轻,小节不可破。
一、行大道、明大德、担大任、谋大同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胸襟气象与使命担当。
1.行大道。什么是“行大道”?我认为,这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更代表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所谓“走正路、行大道”,就是要走正确的道路,走宽广的道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中不断丰富职业教育的新内涵。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办学水平一流的“双高”学校,6月份,我们又入围了湖南省首批“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高校,成为15所专本融通的高职学校之一。我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做的就是紧扣时代脉搏,紧跟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实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让教师有所发展,学生得以成才。
2.明大德。《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是“道”的外在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德”以时代内涵,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要求党员干部要学史崇德、怀德自重、德配其位。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高等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加强党性修养,带头涵养师德师风,更要深度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在日常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
3.担大任。我认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欲担大任,必须在艰难困苦环境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本领。老话说“领导干部不仅要坐位子,更要挑担子”,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扎扎实实的大担当创造实实在在的新业绩。目前,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身上担子更重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需要戮力同心、蹄疾步稳,以更加亮眼的绩效走好“双高”路。需要以实干为“笔”,担当为“墨”,奋力书写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双高卷”。
4.谋大同。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天下一家”的观点,他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我认为,“大同精神”承载的就是心系天下、情牵苍生的胸怀,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新方位、锚定教育新目标,更加注重对接产业,更加注重对接岗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让职业教育真正体系健全、服务有力、深得人心。要本着初心如磐的信仰,同心同行、凝心聚力,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德技并修、勤勉笃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小事”“小节”是道德品质的和党性修养的一种反映,更是折射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
1.做好“小事”。古人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提升党性修养,关键是要从“小”处着手。正如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90后”教师麻小娟,她每天为孩子们讲一个故事,用爱和坚持温暖留守儿童,这正是把普通之事干出不普通的效果。我们常常讲“为群众办实事”,实际上,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这就要求我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就具体教学管理而言,不仅要抓专业建设、教研教改、技能竞赛这样的大事,更要关注每一堂课,每一个课件,关注每一个学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的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守好“小节”。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身为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在生活中严格自律、慎初慎微,在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永葆一心为民、夙夜在公的良好形象。我认为,越是小节,越需设防。要严格自律,不要认为“节假日打打小牌不要紧”、“节假日吃点喝点不要紧”、“朋友间礼尚往来不要紧”,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注意课间课后一言一行,要言传身教、率先示范,亦要常思己过,推进自我净化,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杂质,在反省中增强政治免疫力,以严实的纪律作风保障新的“赶考路”。
3.不贪“小利”。“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这两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等多个场合提到过,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用这个典故,总书记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党员干部,一定要自律自省。事实上,不少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都是从一顿饭、一餐酒、一条烟、一张卡、一场牌开始,逐渐发展到来者不拒,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我认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就是要从拒“小利”开始,面对履职尽责的各种考验和挑战,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诱惑和“围猎”,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小利所动,不为小节所诱,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党性修养,争做“四有”好教师,甘当学生“引路人”。我坚信,只要我们笃定“行大道、明大德、担大任、谋大同”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坚定不移的本色初心守好“小事”“小节”,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就能万众一心,确保全党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这便是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的终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