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商务党建招商有机融合“三到位”
(通讯员 田远斌)常德商务在党建工作与招商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上,开展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真正实现了在党建工作中实现业务工作突破、在业务工作中展现党建成效,做到了“三个到位”: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党组在党建与招商有机融合中的作用,从党组到支部,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党建招商工作有机融合压力。引导各县市区委进一步树牢产业链招商思维,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并由县市区委书记任链长。支持有重点招商任务的市直单位党组按月对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外出开展产业资源活动。截止7月底,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新引进生物制造产业项目29个。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梳理一批目标企业;系统推进各县市区自主申报一条牵头细分产业链,围绕细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开展大调研,产业招商带来了产业新活力,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全市新引进项目622 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0个。
完善工作机制,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机制、持续推进支部“五化”建设的同时。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分层次、有重点推进党建招商有机融合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为强化标志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市级层面出台了《常德市招商引资标志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重大标志性项目由县市区(管委会)负责组织招引和事前准入效益评估,履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严格合同文本法律审查和公平性竞争审查,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四个不得”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规定。按照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6411”工作机制,经摸底,2022年-2024年全市共有推进异常项目393个。至7月底,已新开工优质项目24个。
坚持对标对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建立问题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对督查、自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逐个销号清零。对群众关心重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整改措施。对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速项目,实施好市级标志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市委主要领导对标志性项目实行“一县一调度”。重点督导标志性项目注册、开工、投产、入规入限,按“6411”工作要求定期对推进异常的项目进行提示,并形成标志性项目评估报告。今年1-7月,各县市区申报标志性项目72个,其中57个项目拟纳入市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走找想促”联企服务工作方案》,变“被动等意见”为“主动找问题”。全局各支部组织党员通过线下下沉一线,累计走访企业200余家,通过线上渠道无缝跟进,切实为基层减负。共收集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2个。